欢迎访问长红资本官方网站中文|英文

主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动态

创投机构解读港交所改革:推动更多早期企业赴港上市

发布时间:2020-02-20

日前,港交所宣布将在主板上市规则中新增两个章节:1.接受同股不同权企业上市;2.允许尚未盈利或者没有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来香港上市。


这个被港交所总裁李小加称之为“自24年前接纳H股上市后,香港就上市规则作出的最大改革”,受到了内地创投圈的广泛欢迎。多名创投机构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此举或将推动更多早期企业赴港上市。

 

迟到的规则修改

 

根据新增的章节内容,新上市的同股不同权企业,必须是“新经济股”,上市市值最低为100亿元,而且有10亿元收入;若市值达400亿元,则不设收入要求。对于已在美英上市的同股不同权公司,市值达到100亿元、且是新经济企业的,可来港作第二上市,并可沿用当地的同股不同权架构。


业内人士直言,港交所此次修改上市规则,显然是四年前错失阿里巴巴、痛定思痛而做出的改变。毅达资本认为,随着新经济模式的崛起,经过多轮融资,很多企业在上市前创始团队持有的股份已是“捉襟见肘”,此时双重股权架构的设置更能确保创始核心管理团队表决权,从而保持公司持续、稳定发展,为投资人创造更多价值。


毅达资本认为,港交所敢于接受“同股不同权”企业上市,首先是“用创新迎接创新”的精神和包容的态度;然后是对自己市场成熟度、监管成熟度和中小投资人利益保护机制的自信。


不过,尽管港交所上市制度的改革给诸多拟上市企业提供了赴港上市的机会和可能,但毅达资本提醒,拟上市企业需要冷静和理性。资本市场上市是企业资本战略,不是目标终点。要充分考虑产业周期、企业阶段、股权结构、经营情况、对标企业情况以及各地证券市场发行和上市规则、再融资政策、估值情况、市场活跃度,去选择那个最懂你的市场。


其次,在长期“科学”的资本市场规划、周密布局前提下,加入“艺术”的选择,在合适的时点,选择合适的方式,登陆合适的市场。企业上市地的选择既不是“一窝蜂地凑热闹”,更不能“一时冲动”。


在基石资本管理合伙人陈延立看来,港交所此次改革已经迟到了。“纽交所早就开放让同股不同权企业上市,事实上,港股上市门槛相比A股要低得多,审批效率也比较高,再融资并购交易相对容易,制度优势很强。在港股通开放后,香港市场跟内地市场连接增多,内地资金成为港股市场最大的金主,这也是港交所重视内地新经济股的主要原因。”


创东方董事长肖水龙则指出,港交所此次改革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增加IPO数量,让市场多元化,提升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力。“港交所的这次改革,引起了创业公司和创投机构的高度关注。大家都在重新审视创业公司的未来资本市场规划。”肖水龙说,目前,正有一大批“新经济”公司在考虑登陆港交所。


在此次新增的章节中,特别允许尚未盈利或没有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在香港上市,肖水龙表示,这样的规定,和生物科技公司的成长路径有关。


微信微信扫码 关注我们

  • 邮箱xdf@changhongcapital.cn

Copyright © 2019-2020 长红资本 版权所有 地址:深圳市罗湖区人民南路 3012 号天安国际大厦 B2308 B2308  技术支持:宁波圣涵网络